首页 > AG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真人视讯百家乐官方平台|静安打通社区工作者晋升通道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6:13    次浏览

【概要】机关精简编制加强街道配置下月起提高社工薪酬待遇晨报记者张昱欣从下个月起,静安区的基层社会工作者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工资待遇不同程度提高了。而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同步升级完善,每一位社工面前的职业晋升阶梯变宽了,发展空间也更大了——在明确的机制保障下,可以预见,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静安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街道设置社区发展办公室 “小发改委”统筹社区发展与本市其他区县面对的情况略有不同的是,一方面,静安早在2007年开始,就已经彻底剥离了街道招商引资的工作职能,街道既没有这方面的机构设置,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和奖励安排;另一方面,从2009年开始,静安就已经进行了街道体制机制调整优化改革,将街道原有的十几个科室调整为“六部一室”,对应街道职能调整了部门设置。“但这不是说,在这一轮街道体制改革过程中,静安相比较兄弟区县‘任务更轻’,而是要做到‘标准更高’。”静安区副区长邓小冬告诉记者。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此次静安街道体制改革注重“眼睛向下、面向基层”的原则,着重突出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核心是“人”。同时,着眼未来长远发展,提出了现在街道内设机构的“6+2”方案。其中,自主设置的“2”分别为社区人力资源办公室和社区发展办公室。社区人力资源办公室主要履行社区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整体性开发等工作职能,强调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社区发展办公室主要履行统筹社区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扶持培育社会组织、社区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职能。静安区设置这两个机构的用意是什么?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邓小冬向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据了解,原有确定的街道的六项工作职能中,未对街道统筹区域发展的职能予以明确,街道在城市建设管理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缺乏参与权、话语权。也因此,在市委的相关文件中,职能上明确新增了“统筹社区发展”这一工作职能。同时,在街道的赋权上,也明确提出了街道在规划以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上的建议权。此次静安区在街道新设的社区发展办公室,要解决统筹社区发展的问题,在部门职责中明确要求,要拓展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收集民意和各方面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并加强发展规划以及与此相关的街道工作体制和机制的研究、设计和行使相关的建议权,“我们戏称是街道的‘小发改委’”邓小冬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此外,这个办公室要承担与社区发展相关的一些新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工作任务的落实,比如智慧社区的建设、法治社区的建设等; 统筹科教文卫体旅等社会事业。 区级机关按比例“瘦身” 让出编制给街道据透露,在这次街道“翻牌”和出台体制改革方案之前,静安先行完成的一个工作就是机关瘦身,区级机关按照5%的比例精简公务员编制,节约出来的编制用于支持街道加强配置,调整后,每个街道由原来的50名实际公务员编制,增加到60名。同时,静安把“6+2”中的第二个权限放给了队伍建设这一块。“最初我们设计的部门名称叫‘干部人事办’,但在多方面听取意见之后,我们把它更名为‘人力资源办’,这不是简单的文字上的调整,在我们理解,新设置的这个部门完全不同于原有的街道机关内部的人事管理工作,而是着眼为社区未来发展考虑打造一支能力更加突出的基层工作力量。”邓小冬表示,新设立的人力资源办将统筹管理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社工以及各类辅助人员队伍在内的各类队伍,甚至要关注到那些以前没有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的,但对社会治理来讲同样重要的各类队伍,比如说社区和楼组中的各类骨干队伍、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中的各类人员。更名挂牌后,街道机关的人员编制考评制度以及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都将进行调整,尤其是社区工作者的职称,待遇和晋升阶梯都将有明显提升和优化。据了解,目前静安还有很多社工的薪酬待遇没有达到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根据即将实施的“升级版”举措,从下月起,静安区按照“抬高底部、减缓坡度、普遍受惠”原则,按照人均收入高于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建立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并根据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新的薪酬标准符合《上海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原则上在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1.4倍之间”及“不同岗位等级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水平最高与最低之比一般为2倍左右”的要求。同时,社区工作者中部分高等级人员的收入水平高于事业编制低职级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这将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目前,静安区已打破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设定了岗位等级制度; 明确社区工作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而今后,除优化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制度外,静安区组织人事部门将有意识地选派年轻干部到社区等基层一线任职,并对从基层选拔党政人才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街道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开展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或调任考试担任街道科级领导职务的试点等。